访问当天文凭试开考在即,岭南衡怡纪念中学(下称衡怡)的门口大堂垂挂一张张纸牌,上面写有不同的打气字句,令人倍感窝心。「我们特意到处挂,让学生见到。不只让中六生回来温习时看见,也让低年级同学意识到学校是一个团体。」李志霖校长一边讚叹老师们的心思,一边笑着介绍。
原来学校的校舍曾经历过一番波折,甚至连校名也因而改变,李校长乐观正面地说:「学校初期转折不少,老师和校长都相当不容易。但这正正体现了我们岭南人的精神:坚毅、不放弃。」
李校长指,学校开办之初,曾借用铜锣湾渣甸坊崇兰中学旧址上课,「原本的校舍选址在杏花邨,连校名亦为岭南杏花邨中学。但那个地点因为安全问题无法动工,所以在1995年暂时性迁入现在这个小西湾道校舍。」后来又因原定的杏花邨校址转批予岭南中学作迁校之用,「变成岭南中学在杏花邨,我们校名有杏花邨却在小西湾。」为免混淆,学校遂于1999年9月正式更名岭南衡怡纪念中学,以纪念捐款人何善衡及其妻李怡颜。
衡怡为岭南教育机构属下学校之一,「我们和岭南大学有很紧密的联繫,他们的service learning做得很好,我们的长者学苑就是与他们一起合作的。初期是由岭大帮忙带领,现在则是我们自己独立运作,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。」
这个计划与学校邻近的社区连结,主要为区内的长者中心提供服务。「老友记过条马路就可以来学校上堂或参加活动,非常方便。」
长者学苑区内有名
长者学苑的活动种类繁多,範畴亦广,除有一般的电脑班、普通话班等的学习活动外,更让长者们参加学校的讲座和周会。「有时那个题目适合他们的话,我们便会邀请他们一起来听。」李校长强调:「分享知识嘛,长者学苑的精神就在于此,我们的同学也可以藉此机会提供协助,学习照顾别人。」同学们更会帮忙从长者中心接送行动不便的长者,然后一起在礼堂进行早会。
Q轻生活
C元生活
C壹生活
Q轻生活
C壹生活
C壹生活
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勃.席勒(Robert Shiller)的定义中,所谓金融,是一种「能集合各方